Learn Killer App Marketing Best Practices From Today's Leading Apps From our sponsors |
The News Lens ????? |
????????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突尼西亞國會大選「阿拉伯之春」後人民不抱希望
10/26/2014 2:07:30 AM
Tunisia election: Guide to what's at stake (BBC)
Tunisia holds its breath for free, fair and peaceful parliamentary elections(The Guardian)
聯合報導,突尼西亞將於今天舉行國會選舉。而今年1月,主要伊斯蘭政黨復興運動黨率領的聯合政府因政治動盪與經濟政策不得民心,將政權交給臨時政府,但該黨證明它是擅長求生的一個靈活政黨,根據民調,該黨領先其他政黨,可望拿下百分之25至30的國會席次,再次主政。
突國約4年前掀起「阿拉伯之春」,這次國會選舉是獨裁者班阿里遭推翻後首次國會大選,象徵民主轉型落幕。不過,許多突國人對民主感到幻滅,對此次國會選舉也漠不關心。
在一個人聲嘈雜的咖啡館中,無人理會電視上的政治辯論。在吧台後方調咖啡的傑巴里說:「 2011年來我們換了5個政府,但生活並未改變。窮人因遭到邊緣化、被警察騷擾、沒錢娶妻而不信任政府。」
「阿拉伯之春」至今,突國仍然面臨經濟停滯與社會動亂的威脅;許多年輕人甚至相繼加入敘利亞境內遜尼派組織「伊斯蘭國」。許多人認為,復興運動黨聯合政府必須為此負責。
復興運動黨的領導階層表示,在該國逐漸成形的民主體制中,該黨也在設法調整,力求讓自己成為正當的伊斯蘭政黨的選擇。
反對者指控該黨煽動伊斯蘭激進主義,其領導人則反駁稱,突國唯有為廣大穆斯林的情感提供主流的宣洩渠道,才能消解近年北非的激進之風。
突尼西亞大選 民眾幻滅冷感(聯合)
突尼西亞選前衝突 軍方民兵6死(聯合)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 伊斯蘭國• 國會• 幻滅• 復興運動黨• 民主• 民主轉型• 班阿里• 突尼西亞• 臨時政府• 選舉• 阿拉伯之春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其他人都在關注 Trending Articles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烏克蘭今國會大選 民調:親西方黨派將成最大黨
10/26/2014 1:58:30 AM
在烏東問題未解的陰霾下,烏克蘭26日將提前舉行國會選舉,冀望為民主改革再加把勁。民調顯示,總統波洛申科的自由保守派政黨「波洛申科集團」選後將成450席國會的最大黨,但因無法跨越絕對多數門檻,可能尋求與立場較強硬的民族主義政黨合組聯合政府。
聯合報導,烏國提前舉行大選,旨在確立推翻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後的親西方與經濟改革道路,且預料選後共黨將無法進入國會,為蘇聯瓦解後首次,象徵烏國的政治變遷已無可逆轉。
一般認為,此次大選是烏國與過去徹底劃清界線關鍵。民調顯示,在烏國投向歐盟,與俄國漸行漸遠之際,親西方與堅持民族主義立場候選入可望在國會大選中大獲全勝。政治分析師貝瑞佐維茨說:「烏國選民非常希望政治菁英與國會議員全面換血。」
一年前於首都基輔獨立廣場發起持久抗議,最後於今年2月迫使亞努科維奇下台的大約50名維權人士,可能全數當選國會議員,其中包括前反對派記者納耶姆。他號召同胞示威,向拒絕與歐盟簽協議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嗆聲,當時他可能沒料到會就此掀起一波反對運動,不但迫使亞努科維奇下台,更促成烏國歷史性變革。
蘋果報導,雖然調查顯示,總統波洛申科的政黨及其他親西方黨派,將可能扭轉前國會由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所屬政黨及其他親俄羅斯黨派控制的情況;但是觀察家並不認為一個親西方的新國會,可以結束烏克蘭東部的衝突。親俄羅斯分離分子與政府軍今年在烏東的衝突,已造成超過3600人喪生。
中央社報導,烏克蘭東部兩個由親俄民兵組成的共和國頓內茨和盧甘斯克,將於明天放棄跟隨烏克蘭基輔轉換冬令時,改採用莫斯科時間。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表示,目前任何能證明本身政治獨立性的手段,對於烏東領導人來說都相當重要,能自主決定轉換時區便是象徵獨立的重要方式之一。
烏克蘭大選 維權人士竄起(聯合)
烏國大選今舉行 親西方黨派料大勝(蘋果)
就是想入俄 烏東改用莫斯科時(中央社)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 亞努科維奇• 國會大選• 歐盟• 波洛申科• 烏克蘭• 烏東• 親俄羅斯分離分子• 親西方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其他人都在關注 Trending Articles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串流音樂當道:iTunes下載營收銳減至少13%
10/26/2014 1:54:52 AM
免費與訂閱式數位音樂串流興起,威脅付費下載服務,蘋果(Apple)旗下iTunes今年來全球數位音樂下載營收傳銳減至少13%。為因應iTunes音樂下載量驟減,蘋果於今年稍早併購音樂串流服務業者Beats Music。消息人士表示,蘋果正著手改造Beats Music,計劃在明年將其整合進iTunes重新推出。
蘋果報導,音樂串流服務如Spotify、Pandora等當道,讓以單曲、專輯下載為主要銷售模式的iTunes數位音樂業績大受業績,《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媒體報導,蘋果明年也將推出整合Beats Music串流服務的全新iTunes,跟進數位音樂趨勢潮流。
唱片業人士指出,在CD式微多年後,唱片業好不容易度過幾年相對穩定的日子,但隨著串流服務快速成長,下載服務走疲,市場恐再度萎縮,未來挑戰將是如何爭取消費者使用月費約10美元(304元台幣)的付費串流服務,避免他們只聽夾帶廣告的免費服務,進一步壓縮唱片公司營收。
蘋果今年5月以30億美元(912億元台幣)收購旗下包含耳機產品及音樂串流服務的Beats之後,業界人士早已預期iTunes新增音樂串流服務只是時間問題,惟Beats Music目前僅提供付費服務,並不具備免費服務。
據消息人士向《華爾街日報》透露,iTunes今年來全球數位音樂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銳減13~14%,而國際唱片協會(IFPI)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產業整體的營收減幅才2.1%。
聯合報導,蘋果公司上周公布財報,包括電影、App及電子書等項目的全球iTunes銷售攀抵46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3 億美元。但蘋果並未公布iTunes音樂的個別銷售數字。
iTunes 明年擬推音樂串流(蘋果)
串流音樂搶市 iTunes銷售大減14%(聯合)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Igron12 CC BY SA 3.0
• iTunes• Pandora• Spotify• 串流音樂• 數位音樂• 蘋果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其他人都在關注 Trending Articles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即日起清潔隊可回收「廢食用油」各國回收廢油比一比
10/26/2014 1:51:02 AM
即日起,炒菜、炸雞塊產生的廢食用油,可裝入瓶罐中收集起來,倒垃圾時交給清潔隊員;清潔隊收取廢油後,將標售至國內7家再利用機構,製成生質柴油。環保署於24日宣布,將食用油納入「執行機關一般廢棄物應回收項目」,家戶及學校、機關團體產出的廢食用油,可以交由環保局的資源回收車,或是鄉鎮市公所清潔隊清運,防止廢食用油再度進入食物鏈。
聯合報導,環保署也要求環保局每月15日到「中央各部會及各縣市廢食用油申報系統」,填報前1個月廢食用油回收量,以及再利用量,以掌握流向。另外,環保署長魏國彥日前表示,可在廢食用油加染劑、示蹤劑,來追蹤廢油流向。
至於世界各國也採取多種方法吸引民眾回收食用油及嚇阻廢油的二次使用?例如:有些韓國教會設有回收系統,民眾在家榨油兩、三次後,裝入油罐,周日上教堂時帶去回收,教會則做成肥皂,因去汙力強、賣得很好。
而日本在管制廢食用油時,分為中央、地方、企業3大層面。依據日本食品回收管理法,若將廢食用油加入食品,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1000萬元(合台幣3百萬元)。
由於日本將廢食用油歸類為可燃性廢棄物,家戶宣傳時會呼籲將量少的廢油,以吸油紙、舊報紙吸收,併入垃圾丟棄;若油多,則添入食用油凝固劑,也就是日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建議加入的蓖麻油,使其成為果凍狀,不易亂傾倒汙染環境。
各地政府方面,京都在2008年設立廢食用油回收據點,民眾倒廢食用油可獲現金補助,廢油則集中製成生質柴油,供政府公務車輛、垃圾車使用;德島市則在主要街區,補助資源回收團體回收廢油,1公斤補助12日圓(合台幣4元)。
大型企業收取廢油時,收取量、處理方式、流向則須在網站全面公開透明化;一般回收業則採證照制度,專門在各地免費收取廢食用油。
至於歐美則因地廣人稀,廢食用油相關法令多以防止汙染水體為目的,如美國在各地設有回收站、或是附近餐廳設回收桶;法國則是強制要求交給回收機構。
廢食用油 環保署:今起回收(聯合)
各國怎麼處理廢食用油?日本三管齊下(聯合)
即日起回收廢食用油 清潔隊不得拒絕(自由)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File Upload Bot (Magnus Manske) CC BY SA 2.0
• 回收站• 廢食用油• 油品回收• 法國• 清潔隊• 環保署• 生質柴油• 美國• 肥皂• 蓖麻油• 食安問題• 餿水油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其他人都在關注 Trending Articles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前收費員國道路肩靜坐抗議 警方強制驅離
10/26/2014 1:44:15 AM
國道收費站走入歷史,之前引發不小的社會關注。400名前國道收費員還是不滿政府沒有正視他們的失業問題跟年資補償訴求,25日以自救會名義,在中山高中壢路段的路肩上靜坐抗議。但這波抗議靜坐,造成國道回堵好幾公里。下午1點,警方展開強制驅離將抗議成員抬到警備車上,過程中還發生小規模衝突。
中央社報導,失業收費員因不滿權益被剝奪,所提的訴求未被重視,於25日上午9時起聚集在中壢休息站附近,隨後徒步行走在高速公路上,並且坐在路肩,表達抗議訴求。由於週休假日,不少民眾出遊,加上有選舉場合陸續展開,也造成交通嚴重回堵。
直到接近下午1時,在警方三度舉牌後,警方展開強制驅離,並且將抗議成員抬到警備車上,過程中爆發小規模衝突,所幸沒有人員受傷;國道自救會成員隨即分批被載離現場,也讓國道交通恢復順暢。
國道收費員自救會表示,政府未能妥善解決失業收費員問題,部分先前所提的訴求也都原地踏步,包括勞保年金、年資計算等問題都沒有妥適處理,造成不少人的生計受到影響,心靈受創。
自救會也提出,如果政府再不做出具體承諾,將會升高抗爭層級,並且年底選舉前,會有更激烈的抗議行動。
前收費員 國道路肩靜坐抗議(中央社)
要政府重視! 收費員癱瘓國(華視)
前收費員國道抗議 警強制驅離(中央社)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中華電視公司
• 中山高中壢路段• 國道收費員• 國道收費員自救會• 失業問題• 年資補償訴求• 強制驅離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其他人都在關注 Trending Articles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機場捷運2015年底通車?專家:要測到好 至少2年!
10/26/2014 1:38:56 AM
桃園機場捷運通車一再延宕,總統馬英九25日上午視察機場捷運台北站,交通部長葉匡時陪同並承諾機場捷運將於2015年底通車。不過專家表示,為測試不同系統的整合度,還得模擬火災、停電等狀況,包括通訊系統如何緊急通知行控中心、後方列車該在哪裡停下、旅客如何接駁等,專家:「要測到好,至少2年!」
風傳媒報導,2006年開始興建的桃園機場捷運,是台灣第1條國際機場對外聯絡的捷運線,全長53.07公里,起自台北車站,經桃園機場至中壢車站,跨越台北、新北及桃園3座城市。
根據施工時程,桃機捷運的電聯車於2014年10月25日進行首航,並展開台北段機電測試;預計於2015年4月完工並進行測試,2015年12月,台北車站到中壢環北站正式通車。環北到中壢車站的完工通車,則必須等到2018年6月。
桃機捷運將分為機場直達車及普通車2種運行模式,其中紫線直達車全程僅35分鐘;而藍線普通車預計與桃園捷運聯結,全線共有26站,提供往返北北桃及機場等不同乘客選搭。
桃機捷連的施工期之所以一再延宕,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為保護北門、淡水河等城市景觀,在三重到台北市區段選擇潛盾隧道,以地下化取代高架式軌道。
中時報導,對於高鐵局信心十足的進度規畫,專家指出,機場捷運不僅路線長,車種與排點也複雜,根據高鐵局計畫移交給桃捷公司的時間點,距今只剩5個多月,要在明年3月前搞定系統整合測試,幾乎是天方夜譚。
專家指出,以台北捷運土城線而言,全長7.2公里,動態測試加整合測試花了7個月,另北捷最長的蘆洲線為12.5公里,也整整測試了1年,而機場捷運長達51公里,耗時倍數可想而知。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發言人王國偉也認為,機場捷運介於傳統鐵路與捷運之間,一方面有直達車、普通車2種車種,另一方面又像捷運發車班距相當密集,在沒有類似系統可參考狀況下,困難度比北捷大多了,用僅存幾個月來驗證系統恐無法如願。
連結北北桃 桃機捷運2015年通車(風傳媒)
機場捷運明年3月完工 專家:天方夜譚(中時)
馬英九視察機場捷運 交通部長保證104年底通車(NOW News)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Carpkazu CC BY SA 2.0
• 台北• 新北市• 桃園• 桃園捷運• 機場捷運• 王國偉• 系統整合測試• 通車測試• 高鐵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其他人都在關注 Trending Articles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feedmyinbox.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