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Up.cc makes it easy to find Inbox Zero. Try it for 30 days Free and Unleash Inbox Productivity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
The News Lens ????? |
????????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20歲投票的民主國家剩台灣!台少盟發動「青少年投票」
10/14/2014 12:05:59 AM
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今年11月將發起「全國青少年投票日」,號召年輕人透過選票選縣市長,並督促立法院修憲,將投票年齡從20歲降低至18歲。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表示,部分國家都開始推動16歲投票,日本在6月也將投票年齡由20歲降為18歲,留下台灣成為唯一20歲才能投票的民主國家。
中央社報導,葉大華說明台灣目前堅持20歲才能投票,遠遠落後世界其他民主國家,朝野以沒獲得社會共識推託,不啟動修憲程序。另一方面,政治人物卻持續為了討好有選票的選民,無視財政困難訂定買票式政策,留下龐大債務由年輕人承擔。
蘋果報導,紀錄片導演李惠仁表示,很多大人說18歲小孩心智還不夠成熟,但很多小孩子其實監督的力量不輸給大人,太陽花學運中,有很多沒有投票權的青少年參與,就是為了不讓大人賣掉他們的未來,顯示更應該讓青少年擁有投票與監督的權利。
今天記者會中,青少年代表也戳破象徵大人們的憂慮的戳戳樂遊戲,並表達自己的聲音。今年16歲的何佳穎認為,很多青少年16歲就已經開始打工,對社會的了解不一定輸給大人,而且有很多青少年需要政府的政策措施支持,也應有權利用選票支持有利於自己的政見。
由多個團體組成的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將於11月10日至15日發起「全國青少年投票日」,號召16歲到20歲的年輕人,透過選票表態心目中理想的縣市首長人選。公民團體還「公投綁大選」,在模擬投票的同時辦模擬公投,題目是「是否同意降低投票年齡」。
這次投票方式採取線上與實體投票兩種,只要在1994年至1998年出生的台灣青少年,持身分證件,就可在11月10日至15日於線上投票,11月15日也將於全國設置實體投票點。
台灣投票年齡20歲 聯盟推動下修(自由)
青少年選縣市長 11月模擬投票(中央社)
青少年要投票 將辦模擬公投(蘋果)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投票正義,十八開始
• 九合一選舉• 修憲• 全國青少年投票日• 公民權推動聯盟•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 投票年齡• 李惠仁• 模擬投票• 葉大華• 青少年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台北雙子星聯開案再破局 郝龍斌:由北市府自行建造
10/13/2014 11:47:49 PM
雙子星聯開案再破局,中華工程喪失第二順位簽約資格後,台北市長郝龍斌上午到機場捷運和雙子星大樓預定地視察,並宣布雙子星聯開招標不交由第三順位投資者,而由北市自行建造。郝表示,第三順位雙子星集團評選分數相對偏低,條件不適合議約;未來雙子星大樓中,C1由市府自行興建,D1和台鐵協商一同開發。
(相關報導:郝龍斌施政總評:「微笑單車」最成功、「雙子星案」最失敗)
中時報導,雙子星一案過程也是十分坎坷,歷經4次流標後,第5次才標出,但過程也是十分坎坷,但得標的太極雙星隨後又引發一場風波,若第5次招標停止,未來重新招標,光是流程又得要花1年以上。
目前雙子星大樓一案中,高度56層的C1大樓,捷運局已辦理細部設計規劃,後續待都審、環評完成,拿到建照,就可開始由2樓再持續往上興建;D1大樓部分,土地管理機關是台鐵局,是否一併由北市府協助興建,可再進一次磋商。
自由報導,捷運局長蔡輝昇表示,預估總興建金額約600億元,並盡快徵求未來的營運者;蔡表示,未來大樓營運者可能會有旅館、百貨公司、商場等業者,甚至市政府自己也參與營運,「有很多種可能!」
蔡輝昇表示,雙子星大樓預計5、6年內完成,兩棟大樓基底都已完成;蔡也說,雙子星大樓開發工程,與機場捷運通車時程無關,捷運通車時程仍按交通部規劃的通車時程。
北市府自建雙子星 捷運局: 5、6年內完成(自由)
《傳產》雙子星聯開案廢標,北市捷運局將自行興建(中時)
雙子星大樓 郝龍斌:由北市自建(中央廣播)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作者名稱 @Flickr CC BY SA 2.0″>Antonio Tajuelo @Flickr CC BY 2.0
• 北市府• 台北市• 台鐵局• 捷運局• 機場捷運• 環境影響評估• 郝龍斌• 都市設計審議• 雙子星聯開案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俄中簽署7456億能源金融合作協議 無懼歐盟與美國的制裁
10/13/2014 11:45:28 PM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3日在俄羅斯與俄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主持中俄總理第19次定期會晤。雙方簽署政府間、部門間、企業間等雙邊合作協議,推進多領域合作。中俄貿易額去年已達到近9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兩國建立了「長江中上游-伏爾加河流域」合作機制,制定包括150多個投資、人文優先項目的合作規畫,將為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福祉。伏爾加河沿岸城市薩拉托夫並將與中國的武漢結為友好城市關係。
李克強這次首度以總理身分訪俄,時機敏感,因為俄羅斯正因為烏克蘭問題而與美國及歐洲聯盟爭執不下。俄羅斯希望加強與亞洲各國合作,度過歐盟與美國的制裁。兩國簽署的這些協議是普亭下令俄羅斯政策重心東移後的第一個明顯成功。而在能源合作方面,俄羅斯和中國此次簽署了經東線對中國供氣的政府間協議。據稱合約規定供應期30年,涉及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兆1799億元)。
兩國從1996年建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目前已經發展到下設4個委員會,分別為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人文合作委員會、能源合作委員會、投資合作委員會。俄羅斯與中國誓言共同加強努力,建立正義的世界秩序,兩國總理監督簽署了能源、經貿和金融等多個領域的38項協議,包括規模1500億元人民幣(24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456億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舉目的顯然是在降低對於美元的依賴。
此外,中俄還將簽署東線管道天然氣供應的相關文件、避免雙重徵稅、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高速鐵路、核能、旅遊、金融,以及擴大兩國海關監管結果互認試點,推進貿易便利化。並加快聯合研製遠端寬體客機和重型直升機進程,跨界橋梁、農業開發和地方等領域合作。中俄還將共同辦好2015年第二屆中俄博覽會。中國將擔任2015年俄羅斯創新工業展主賓國。
中國已經連續4年成為俄羅斯第1大貿易伙伴,兩國領導人此前定下目標,兩國貿易額將在2015年底達到1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兆450億元)。
中俄總理會晤 簽50項合作協議(中時)
俄中加強合作 簽署能源金融38項協議(新頭殼)
俄中總理會晤 兩國簽能源金融「大單」(BBC)
• 中俄博覽會• 中國• 俄羅斯• 制裁• 合作協議• 天然氣• 定期會晤• 投資• 普亭• 李克強• 梅德韋傑夫• 歐盟• 武漢• 烏克蘭• 總理• 美元• 美國• 能源• 薩拉托夫• 貿易伙伴• 金融• 長江中上游-伏爾加河流域• 雙邊本幣互換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終結美國人15連莊 法國學者梯若爾獨得諾貝爾經濟獎
10/13/2014 11:23:31 PM
Nobe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 Awarded to Jean Tirole(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3日揭曉,法國產業經濟大師梯若爾(Jean Tirole)以他「對市場力量與管制的分析」獨享殊榮。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梯若爾是獲獎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提出如何理解與規範大企業,並在學術文章和著作中為相關政策提出框架,將這些框架應用到從電訊到銀行等不同的行業中。
信報報導,諾貝爾委員會發布的聲明指出,梯若爾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在多個領域做出卓越貢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針對只有少數廠商壯大的產業,提出如何加以管制並應用在實際政策面上,這讓政府可促使大企業提高效率,防止其損害競爭對手和客戶權益。
風傳媒報導,許多產業都是由少數業者主宰,甚至是由單一業者壟斷。這樣的產業如果不加以管制,經常會產生對社會發展不利的後果,例如價格遠高於成本,生產力欠佳的廠商藉由阻擋競爭者來生存。
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梯若爾就為這種市場失能現象注入研究新知。他分析那些具有市場主宰力的公司,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論,直指一個核心政策問題:政府要如何對付那些併購者與卡特爾(cartel)?如何管制壟斷者?
在梯若爾之前的研究者與決策者,總是在尋求放諸各產業而皆準的原理,鼓吹以簡馭繁的政策準則,例如針對壟斷者訂定價格上限,一方面禁止競爭者相互合作,一方面允許處於價值鏈不同位置的公司合作。
但是梯若爾從理論上闡明,這些準則或許能在某些情況下運作順暢,但是在其他情況下卻可能是弊大於利。例如價格上限會促使主力業者積極削減成本,因此對社會有利;但是也會容許業者獲取暴利,因此傷害社會。同一個市場的競爭者合作制定價格,通常有害;但合作的領域如果是專利權,那可能就另當別論。公司併購其供應商,可能有助於創新,但是也會因此扭曲競爭。
聯合報導,諾貝爾委員會認為,梯若爾提出「不同產業中形成市場優勢的方式並不相同」的洞見。以報業為例,傳統反壟斷法會規定不得削價競爭,但免費送報可能是吸引讀者及廣告主的一項辦法,以支應報社在生產及配送上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該禁止削價競爭不無疑問」。
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法國學者梯若爾獨得(風傳媒)
法學者獲經濟學獎 終結美國人15年紀錄(聯合)
法國學者梯若爾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BBC中文網)
法經濟學家奪諾貝爾經濟學獎(信報)
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提羅勒感動(中央廣播)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 卡特爾 Cartel• 壟斷• 大企業• 市場力量• 梯若爾 Jean Tirole• 法國• 產業經濟• 管制• 規範• 諾貝爾經濟學獎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南韓監控LINE等通訊軟體 箝制反朴槿惠言論
10/13/2014 11:13:50 PM
Kakao to offer 'privacy mode' amid gov't monitoring fears(The Korea Times)
Mobile messengers see decline in users amid monitoring fears(The Korea Herald)
南韓檢方以防止網路散播毀謗言論為由,箝制反朴槿惠政府言論,上月中旬起加強監視Kakao Talk、LINE等行動通訊軟體,並調閱用戶聊天紀錄,造成南韓Kakao Talk用戶「逃亡潮」。
世越號船難後,南韓民眾批評朴槿惠政府的浪潮迄今未息。朴槿惠9月中旬在內閣會議上撂下重話,指民眾對總統的侮辱性發言已超越限度,網路言論正在分裂國內輿論。兩天後,南韓檢方宣布將對網路言論實施「全天候監視」。首當其衝的就是在南韓擁有超過2千6百萬用戶的Kakao Talk。此外,LINE、WhatsApp和微信(WeChat)的用戶雖然較少,但也同樣遭到檢方監視。
總部設在南韓的Kakao公司,依法已向檢方提供數千筆用戶的聊天紀錄。消息傳出,南韓用戶出現逃亡潮。據南韓在野黨國會議員調查,Kakao Talk和LINE等6家南韓通訊軟體,10月第一週至少跑掉170萬名用戶,其中有部分用戶投效德國Telegram傳訊服務,Telegram用戶瞬間增加20倍至61萬多人。Telegram據傳已拒絕南韓當局提供相關訊息的要求。
南韓韓聯社報導,Kakao公司負責人李碩祐13日出面向社會致歉,強調10月7日後已不再提供檢方調閱;Kakao打算縮短聊天紀錄保存時間至2到3天,年底前會將內容密碼化以保護用戶隱私,讓當局無法調閱。
KakaoTalk是南韓最大通訊軟體,市佔率超過九成,勝過其他如WhatsApp、LINE、WeChat等服務。Telegram在韓國的用戶群對於KakaoTalk的 1.5 億用戶數而言只佔一小部分,但是近期的快速成長,再再顯示民眾重視隱私保護。
南韓箝制反朴言論 監控LINE等軟體(自由)
南韓監察院嚴懲網路名譽損毀、監控通訊軟體,部分KakaoTalk用戶逃向Telegram(鉅亨網)
• Kakao Talk• Line• WeChat• WhatsAPP• 世越號• 南韓• 密碼• 微信• 德國• 朴槿惠• 檢方• 毀謗• 箝制言論• 網路• 通訊軟體• 隱私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中國前副教長:望簽署兩岸教育交流協議 推動學歷互認
10/13/2014 11:12:47 PM
2014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今在台展開,中國教育部前副部長吳啟迪指出,台灣學生在大陸的就學條件也不斷獲得改善,例如享同等收費等,但仍有些侷限,未來希望簽署兩岸教育交流協議,促進兩岸高教交流機制化,進一步討論醫療保險、三限六不等議題,也希望推動全面學歷互認,為學生就學就業提供更好條件。
蘋果報導,中國教育部前副部長吳啟迪發表演說時表示,中國大陸高校(大學)提供愈來愈好的條件吸引台生就讀,讓台灣赴陸求學人數逐年上升,統計至去年底為止,已有近萬台生在中國就學。
吳啟迪表示,1985年中國開放台生赴陸就學,近年兩岸大學互相招生皆有斬獲,統計中國學生近4年至台灣攻讀學位的學生人數逐年成長,從2011年的928人至今年有2734人,而台灣在中國求學人數統計至去年11月為止,則有9310人。
中央社報導,吳啟迪指出現在大陸共有2491所高校,高教在學規模約3460萬人,入學率約34.5%;但大陸高教也面臨不少問題,吳啟迪指出,理工科因為需要設備,許多高校因此設立文科,雖然國民素質因此提高,學生就業卻是大問題。
吳啟迪表示,未來希望簽署兩岸教育交流協議,促進兩岸高教交流機制化,進一步討論醫療保險、三限六不等議題,也希望推動全面學歷互認,為學生就學就業提供更好條件,同時深化高教領域交流合作,為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援。
聯合報導,教育部次長陳德華提出6大建議,包括簡化並鬆綁兩岸教育交流規範;強化兩岸高校的雙聯學制合作;台灣政府檢討增修相關法令;台灣政府參考辦學績效排序較佳的大陸學校,以做為未來擴大採認學歷的名單;架設企業徵才平台,以輔導陸生返回大陸後的就業;增加招生規模與彈性,包括擴大招生總額與招生省市範圍,例如將具備公信力的國際測驗成績納入審查項目等。
近年至中國就學台生近萬人(蘋果)
陸前副教長:盼簽兩岸教育交流協議(中時)
兩岸大學校長論壇 簡化鬆綁教育規範(聯合)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Bcnof @Flickr CC BY SA 2.0
• 三限六不• 中國大陸• 兩岸• 台灣• 台生• 吳啟迪• 學歷互認• 學生就業• 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 醫療保險• 陸生• 高教交流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feedmyinbox.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