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 and Memorize the Vocabulary of Any Language Using the Magnetic Memory Method. From our sponsors |
The News Lens ????? |
????????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
伊斯蘭國攻到家門口 土耳其轉念加入美國聯軍反恐
10/1/2014 12:46:07 AM
Turkey Government to Ask Parliament for Approval to Join Campaign Against Islamic State(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由於遜尼派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在敘利亞北部鄰近土耳其邊境地區攻城掠地,土耳其當局對IS的立場轉趨強硬。土國一開始不願參與聯軍空襲,前天已在邊境部署軍力,當局30日向國會提出動議案,要求授權土國參與國際聯盟、共同對抗敘國與伊拉克境內的IS目標,預料國會將在10月2日就此展開辯論。美國為首的聯軍已在伊拉克對IS執行229次空襲,在敘利亞59次。
IS前天兵臨敘境鄰近土國邊界的庫德族科巴尼(艾因阿拉伯),聯軍雖在附近空襲,但顯然無法阻其攻勢,IS已來到城外3公里處,是最接近科巴尼的一次。當地官員稱若IS進城,勢必大開殺戒,且IS控制區域將從其自稱「首都」的拉卡市直達逾百公里外的土國邊境。圍攻科巴尼地區的IS在遭美與盟邦空襲後,奪取科巴尼的決心也似乎更顯堅決,IS在29日續以重炮、迫擊炮和火箭彈轟擊科巴尼地區,造成至少1人喪生。
IS前天又公布英國人質坎特利的影片,借他之口譏笑美國空襲戰略「容易預測到令人失望」,還嘲弄國際雖武裝、訓練敘利亞反抗軍,但反抗軍腐敗貪財,武器被轉賣到黑市,終將落在IS手中,用以對抗西方國家。坎特利為記者,與英國威廉及哈利王子兄弟為舊識,2012年遭綁架。
IS兵臨城下 土國坦克備戰(蘋果)
IS進逼 土耳其轉念反恐(中時)
• IS• 人質• 伊拉克• 伊斯蘭國• 土耳其• 庫德族• 敘利亞• 科巴尼• 空襲• 美國• 聯軍• 艾因阿拉伯• 英國• 遜尼派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西班牙法庭判獨立公投違憲 加泰隆尼亞暗示提前啟動
10/1/2014 12:26:20 AM
Catalonia Suspends Independence Referendum Campaig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受到上月蘇格蘭獨立公投鼓舞,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馬斯上周六敲定11月9日舉辦不具約束性的獨立公投,徵詢加泰隆尼亞居民是否支持脫離西班牙獨立。西班牙憲法法庭前天下令暫停獨立公投,待法官裁定公投是否違憲,但加泰隆尼亞獨派放話要繼續推動獨立公投,和中央政府之間的對立恐將越演越烈。
位於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擁有750萬人口,經濟產出佔西班牙的19%,但中央政府長期拿加泰隆尼亞交的稅金扶植其他地區的發展,還插手干預加泰隆尼亞地區的語言和教育制度,讓加泰隆尼亞人深感不滿。 西班牙1978年頒布的憲法規定,主權問題必須徵詢全體西班牙人民的意見。憲法法庭將在5個月內裁定加泰隆尼亞獨立是否違憲,如有必要還可延長。
民調顯示,加泰隆尼亞居民對於是否獨立意見分歧,但多數都贊成舉辦公投表決。加泰隆尼亞若從西班牙獨立,對中央政府造成的傷害,將比蘇格蘭從英國獨立還要嚴重。西班牙迄今仍未走出歐債危機的陰霾,經濟仍然疲軟,失業率也幾乎停留歷史高點。加泰隆尼亞獨派不顧中央反對,堅持繼續推動獨立公投,加深與中央政府的對立,甚至連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自治區,也可能出面挑戰中央政府爭取獨立。
堅持舉辦獨立公投的馬斯也面臨政治難題,必須在違憲舉辦獨立公投,或延後公投繼續和中央政府談判之間做出選擇,後者可能引發獨派抗議,逼他提前解散加泰隆尼亞議會大選。此舉可能導致加泰隆尼亞選出更強硬的獨派政府,讓中央政府更為頭痛。預料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未來可能引發政治動盪,西班牙股市前天下滑1.5%。
西班牙祭釋憲 加泰隆尼亞 獨立公投被刁(蘋果)
獨立公投卡關 加泰隆尼亞發動抗爭(udn)
加泰隆尼亞公投西國封殺(中時)
獨立公投裁決暫停 加泰隆尼亞不甩(自由)
• 公投• 加泰隆尼亞• 失業率• 巴斯克• 憲法法庭• 歐債危機• 民調• 獨立• 經紀• 英國• 蘇格蘭• 違憲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賴比瑞亞返美男子 確診為美國首宗伊波拉病例
9/30/2014 11:15:00 PM
Close to Home: First Case of Ebola Diagnosed in U.S., CDC Confirms(NBC)
CDC: Ebola confirmed in Dallas patient(WFAA)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於9月30號表示,一名從非洲賴比瑞亞返回美國的男子,被確認為首位在境外診斷出伊波拉症狀的患者,目前已進行隔離治療。
CDC主任佛利登說明這名男子是在回到德州6天後才進行治療,換言之,已有少數家人和接觸者暴露在伊波拉病毒中,但他強調美國將盡力不讓這起病例在國內散播。
美國當局正討論是否用已痊癒者的血漿來對其進行治療,而先前在非洲因從事志工活動而染病的四位美國患者,目前尚有一位仍在接受治療,3位則已痊癒。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公佈的數據,西非共有6574人遭到感染、3091人失去生命,而賴比瑞亞、幾內亞、獅子山這三國為嚴重疫區,目前有300多名衛生工作人員染病,超過半數的患者過世。
(相關影片:你該認識但不該害怕,三分鐘看懂伊波拉)
- 伊波拉病毒 美診斷出首宗病例 (中央社)
- 致命伊波拉病毒 美國首例確診(中時)
- 致命伊波拉病毒 美國確診出首宗病例(Nownews)
- 官員證實 美國出現首個伊波拉病例(中央廣播電台)
• CDC• Tom Frieden• 伊波拉•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糾纏十年美麗灣開發案:雙方最終辯論,本月28下午宣判
9/30/2014 11:14:23 PM
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撤銷環評的美麗灣渡假村工程,台東縣政府2012年重啟環評並火速通過,當地原住民部落和環保團體再次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第二次環評結論,歷經高等行政法院1年多審理,昨(30)日進行雙方最終辯論,審判長裁定本案於10月28日下午宣判。
(相關報導:美麗灣終於確定停工 廠商開始資遣員工)
蘋果報導,居民的委任詹順貴在庭訊中指出,林淑玲等人住所就在開發地旁,開發後若遇颱風暴雨等天災,將無法疏散,生命安全遭到嚴重威脅;而飯店營運後將產生大量廢水與廢棄物,勢必破壞杉原海域的生態與漁產,損害依賴捕魚為生的居民財產權。
台東縣政府委任律師則反駁居民主張太過空泛,應提出具體佐證,「不能僅憑想像就說未來會有危害」,美麗灣業者委任律師也表示,業者從未禁止當地居民進入海灘,居民權益沒有受到任何危害。雙方激辯2個多小時後,審判長蘇秋津諭令辯論終結,訂10月28日宣判。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台東都蘭、刺桐部落的長老及族人10餘人,特別趕至高雄旁聽法官審理過程,部落老頭目巴奈向媒體表達強烈反對美麗灣侵佔其傳統領域,控訴台東縣政府所為不公不義。「那是我們的傳統領域,政府不把土地還給我們,還要把唯一可以採集的地方搶走,請你們協助我們,不要讓美麗灣開發!」
10年前台東縣府通過美麗灣開發案,但遭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抵制,雙方數度交手,開發工程也數度延宕,2007年間環保署應環團要求至現地查核,確認業者開發違法,要求台東縣府命業者停止開發並補做環評。
但縣府未照辦,僅補做環評且迅速通過,環團為此提起第1次行政訴訟,於最高行政法院前年以該案環評審查不合法,撤銷縣府環評許可確定,環團大獲全勝。不料,台東縣府不理會判決結果,重啟爐灶再度通過環評准許業者復工,讓美麗灣公司得以繼續開發,當地居民不滿再度提起行政訴訟,並立即聲請假處分要求停止復工。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去年審理假處分聲請後認為,該案在未經審查確定合法前繼續施工,將對聲請人所居住的環境造成難於回復的損害,裁定全案應停止復工,縣府抗告也遭最高行政法院駁回,目前該案能否復工,需視下個月本案的判決結果而定,業者去年曾表示若本案也敗訴確定,不排除全面停工並申請國賠。
美麗灣環評撤銷最終辯論 部落族人法院齊喊拆拆拆(環境資訊中心)
美麗灣開發環評第二戰 下月28日宣判(蘋果)
美麗灣環評官司下月底宣判(自由)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安比小姐 @Flickr CC BY ND 2.0
• 刺桐• 原住民部落• 台東縣• 環保署• 環評• 美麗灣• 美麗灣渡假村工程• 都蘭• 高等行政法院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研究:過去40年全球動物消失過半
9/30/2014 11:10:07 PM
Humans To Blame For Major Decline In Wildlife Populations, WWF Report Finds(Huffington Post)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最新發表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 2014,PDF檔)顯示,全球脊椎動物的數量,包含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和娛樂,在1970年到2010年這40年中已經減少了52%,
世界自然基金會將他們從1998年以來每兩年發表的研究當做地球狀態的一項指標,他們稱之為LPI(Liviing Plant Index)。而這份報告分析了倫敦動物學會維護的生物資料庫,裡面包含了3038種脊椎動物,顯示從19070年起,全球動物平均減少了52%,其中許多是消失的物種是在熱帶地區,尤其是拉丁美洲。
而報告中指稱造成這個情況最主要的原因則是人類,前兩大分別是包含開採(透過打獵、捕魚);砍伐森林、污染以及許多方式毀壞或減少了動物棲息地,第三大威脅則是氣候變遷。
「這個傷害是不可避免,而且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倫敦動物學會的科學總監Ken Norris說,「但我們依然有希望,保護自然需要專注的保育行動,政治意願以及產業界的資源。」
而世界自然基金會會長Marco Lambertini則強調我們需要有所改變,首先需要團結一致,再來需要領袖起身做出改變,全球首腦需要開始全球化的思考,而企業和消費者則需要不再以為我們活在一個完全沒有限制的世界。
Photo Credit: Gavin Langille @Flickr CC BY SA 2.0
- 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 2014,PDF檔)
- Study: We've wiped out half the world's wildlife since 1970(VOX)
-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消失逾半 人類失控擴張是元兇(鉅亨網)
- 濫捕污染毀地球生命力 WWF指遠超估計(香港蘋果日報)
• LPI• WWF• 世界自然基金會• 保育• 動物• 地球• 地球生命力報告• 環保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阿富汗總統上任簽訂安全協議 美軍與北約可續留到2024年
9/30/2014 11:06:51 PM
New Afghanistan pact means America's longest war will last until at least 2024(The Guardian)
Afghanistan Signs Security Pact With U.S., NATO(The Wall Street Journal)
9月30日,阿富汗與美國、北約簽訂了延宕一年之久的雙邊安全協定,確保美國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部隊在2014年之後繼續留在阿富汗,直到至少2024年甚至更久,此協議落實了新任總統甘尼的競選政見。
在阿富汗總統府甘尼就職的隔天,阿富汗總統府、國家安全顧問艾馬爾與美國駐阿富汗大使康寧漢簽訂協議,全程透過電視轉播。甘尼在協定簽署後發表演說:「作為獨立國家,我們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善意和繁榮,並促進區域和全世界穩定,簽署這分協議。」美國駐阿富汗大使康寧漢說,雙邊安全協議說明,美國仍然承諾培訓和武裝阿富汗的安全部隊,來抵禦恐怖分子的襲擊。
早在一年前,阿富汗和美國已經擬定這份協定的文本,但加尼總統的前任,哈米德.卡爾紮伊拒絕簽署,說他對阿富汗平民的傷亡感到憤怒,並且說美國對幫助阿富汗與塔利班和談一事缺乏興趣。此舉造成美國與阿富汗雙邊關係緊張。
阿富汗的總統人選由於舞弊及重新計票的爭議僵持了半年之久,最後在美國斡旋下,加尼與另一名候選人阿布杜拉簽署分享權力協議,由加尼出任總統,阿布杜拉擔任行政首長。伊斯蘭極端組織塔利班在一份交給媒體的聲明中拒絕承認安全協議有效,稱這是美國試圖控制阿富汗和重獲超級軍事大國的國際地位的「鬼把戲」。
合作反恐 美軍續留阿富汗(聯合新聞網)
阿富汗與美國和北約簽訂安全協定(美國之音)
美國阿富汗簽協議 美軍續留阿富汗(大紀元)
• NATO• 北約• 塔利班• 甘尼• 總統• 美國• 美軍• 阿富汗
你可能也喜歡 You may also like
Sponsor Content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feedmyinbox.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